大浦中心小学:健康校园 美丽心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激烈竞争节奏,繁重的学业压力与微妙的人际关系等,已然成为学生心中无形间堆积成的数座“大山”。
近日,记者在大浦中心小学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授课老师从故事入手,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讲解如何调整不良情绪,为塑造积极的心态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使同学们感受到真诚的力量,大家受益匪浅。
小学学生鲁苏说:“我觉得上心理课挺好,可以跟老师交流,也可以解决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的一些问题,还可以把自己的小情绪发泄出来,这样不仅跟老师交了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处好了许多。”
据了解,这是大浦中心小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定期举行多样化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二、周三、周四邀请泰州学院、南理工泰州学院等大学教授为师生开设心理课堂,解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心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南理工泰州学院心理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助理时昕说:“作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而言,我们有这样一个责任和义务为整个社会做这样一些心理健康普及的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定期也会到小学、中学,定期的会给他们学生上这样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以提升我们学校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意识。”
为加强个案的针对性辅导,大浦中心小学还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安排相关的心理教师值班,学生可通过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或预约等方式进行咨询。
学生瞿铭泽说:“最近语文成绩考差了,心情也变差了,然后经过跟老师的沟通,我的心情都变好了许多,语文成绩也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大浦中心小学一直很关心特殊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问题,通过在校内组建“绿色先锋”爱心组织,定期向贫困学生发放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开展特殊学生结对帮扶活动。
“绿色先锋”成员张蓓老师说:“我们学校西校区和北校区特殊学生比较多,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会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是力所能及的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对这些孩子给与帮扶,让他们感受爱、了解爱、学会爱。”
近年来,大浦中心小学以宣传和活动为抓手,构建起“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联动机制,探索出一条全员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有效路子,为培养阳光学生及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2015年,大浦中心小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学校。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校长郑晓彤说:“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会更加注意,平时要求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及时的关注孩子们平时生活当中的异常行为,要求及时给与干预和关心;我们还会将邀请更多的心理专家来学校指导我们的班主任,和我们的家长,如何有效地干预孩子心理异常问题;第三我们还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学校里面健康、活泼成长。”(周鑫)